知識庫
回首頁  >  HOME 〉 知識庫 〉 未來的手機,將會進行自我修復?
未來的手機,將會進行自我修復?

1

手機、平板、筆電等電子儀器是現代科技的結晶,也帶給我們不少便利,也因為對這些裝置的依賴程度愈來愈高,一但這些「法寶」出了問題,許多生活中的 「戲法」也因此失靈─手機瞬間當機打不了電話、電腦忽然短路拿不到資料,應該是多數人都碰過的狀況,不過,伊利諾大學(University of Illinois)正著手進行的「自我修復電路」(self-healing electronic circuits)研究,也許會讓這些經驗成為絕響。

現今儀器的電路若是壞了,一般都是透過內部的感測系統發現,配合生產時便一起內建的多餘物質(redundancies),從外部進行修復,但若非必要, 考慮到成本以及人工執行的困難,多半都會直接換新的零件。然而伊利諾大學的新科技,是將由許多內含液態金屬的膠囊組成的系統,沿著電路整合在一起,當電路 出問題時─斷路或短路,該系統便會偵測發生狀況之處,並釋出內含的物質修補恢復通路。目前,這個自主系統的測試結果,修復過的電路還能擁有原本99%的效 能,而且時間只需短短的幾分之一秒─使用者可能根本不會發現有異狀。

除了可以延長電子裝置本身的壽命,這個技術還有另一個好處─減少新電路元件的使用,也就是更環保,所以以後消費電子的製造商們,也許會花更多心思在「不退流行」的設計上,因為未來,一支手機可能會用很久很久。

來源:Time Techland

 

 

數位時代網站|撰文者:劉翰謙編譯發表日期:2011-12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