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為了要在正確的時間、地點取得正確的資訊,AR必須先對真實世界進行辨識後才能提供所需的資訊。辨識的方法主要可分成兩大類:「標籤類」與「非標籤類」。標籤類指的是在真實世界的物件上賦予特定標籤(如二維條碼、特殊辨識圖樣),透過這些標籤就能聯結資料庫,給予該標籤載體的相關資訊。例如Zugara(http://www.zugara.com/)推出的「線上試衣間」,先列印出每款衣服的特殊辨識碼,利用Webcam就能立即「試穿」!
根據定義,AR系統中的透視顯示器必須能呈現虛擬與真實資訊的結合。雖然這類顯示器以「頭戴式」(head- mounted display, HMD)最為常見,讓顯示器置於眼睛前面,很小的螢幕即可製造出大影像的效果。另外也有「手持式」或「固定式」顯示器。
這種裝置可分為兩大類:「光學式透視」以及「視訊式透視」。光學透視顯示器的原理是利用分光鏡(beam splitter,一種半鍍銀的鏡子,既能反射光也能讓光穿透),把分光鏡擺在使用者眼前的正確方位,既能使電腦顯示器的影像反射進入使用者的視線,又能讓周遭環境的光線穿透進來。這種分光鏡也稱為「合併器」,目前已應用在戰鬥噴射機飛行員的抬頭顯示器上,它會把儀表數據投影到擋風玻璃上,便於飛行員隨時監看,近來也有些高級汽車開始使用這種裝置。
隨著搭載攝影鏡頭的智慧型手機逐漸普遍,AR的相關應用也逐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。例如Android手機上相當熱門的應用程式(application)「WikiTude」(http://www.wikitude.org/),透過GPS定位,該軟體能即時將Wikipedia上的相關資訊結合到真實地物上,堪稱是背包客必備的軟體之一。去年的red dot design概念獎得主其展出品「Looking Glass」就是AR應用的產品。
撰文者:出自<智慧生活科技>發表日期:2010-10-04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