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庫
回首頁  >  HOME 〉 知識庫 〉 虛實跨界整合,O2O當道
虛實跨界整合,O2O當道

存在已久的虛實整合風潮,近來更發展成O2O(Online to Offline)的概念。資策會創研所17日舉辦「2011網路創新趨勢國際研討會」,會中請來國內外網路業者,分享在不同領域中,如何發揮跨界優勢。

在全球擁有1500萬名使用者,雲端儲存軟體Evernote亞太區總經理Troy Malone表示,Evernote的崛起是因為抓住行動裝置起飛的機會,在早期便快速開發各種裝置適用的APP,快速擴張到不同平台上,並且與許多硬體夥伴如HTC、三星等合作,直接在硬體內建服務。 

Troy Malone透露,其實Evernote從成立之初就是想做「平台」,只是一開始選擇用「APP」的定位與使用者溝通,拉近與使用者的距離,因此Evernote也開放API,讓開發者豐富Evernote的應用,跳脫「筆記軟體」的定位,讓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都能使用。Evernote也將在台灣尋找合作夥伴,包括入口網站、行動服務業者APP開發商都是合作對象,台灣業者若善用Evernote的API,將可讓自己的服務快速推廣至全球。 

「WaWaBank 麥伯行銷」總經理歐陽振曦也以「平台」概念,說明不一樣的O2O形式。他以自家服務為例,WaWaBank整合各家銀行的信用卡優惠,網友只要下載APP就可以立即查詢,方便消費時掌握五花八門的優惠資訊。歐陽振曦認為,以一套具有商業價值的內容為基礎,對消費者來說能獲得好康資訊,同時協助實體商家行銷,WaWaBank則化身平台中介各方需求。 

開店平台「飛翔駱駝」執行長葉奇鑫則認為,對平台來說,如何創造「流量」是關鍵。強打廣告不是最終方法,平台必須提供獨一無二的服務,想辦法把顧客需求變為自身的獨特功能,才能留住消費者和客戶,否則靠廣告吸引來的流量最終還是會消失。 

在雅虎奇摩拍賣評價高達18萬筆的女包賣家「PG美人網」總經理莊龍隆,則分享自身虛實整合的經驗。PG美人網在2009年開始實體展店計畫,喊出三年內要開100間店,隔年卻因為展店速度過快,內部產生諸多問題,展店計畫緊急喊停,重整好內部體質後,才在今年6月重啟展店計畫。目前以一個月兩間店的穩定腳步展店,全台已累積30家店面,實體營收更已超越網路。 

他認為虛實整合能帶來優勢,「以前總說24小時購物、12小時購物,但開實體店是立刻買,這算幾小時購物?也許是2秒購物。」不過他也提醒,「為什麼用『整合』兩字形容虛實?代表中間一定有很多差異。」莊龍隆認為,不管在虛或實多麼成功,當兩者互跨時經驗絕對無法直接複製,因此想做虛實整合的賣家,一定要盤點手邊資源,才能做最有效的運用。 

中國盛大遊戲副總裁暨18基金合夥人左玉龍以遊戲觀點出發,他認為若遊戲一開始從虛擬出發,就該好好思考在商業模式中,如何從虛擬角度賺取營收。遊戲雖然會發展周邊商品如公仔、卡牌,但卻不是重心,「虛擬會溢向到實體,這是美麗的邂逅,要想清楚虛實之間的落差。」 

他建議創業團隊在想點子時,可以從三個面向抓住人性需求。第一是人之初,性本「懶」,第二是要把繁瑣步驟變簡單,像是不需註冊便能直接使用服務,第三則是抓住人們喜愛好康的心態。左玉龍建議團隊可以用畫圓的方式發展創業概念,最中間的圓是核心服務,再一層層向外擴展,加入別人可以提供的服務以及其他非核心功能,一步步釐清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什麼。

 

數位時代網站|撰文者:陳怡如發表日期:2011-11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