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在智慧型手機和雲端科技發展之前,汽車內建是製造商提供軟體服務給駕駛的唯一途徑。然而,汽車內建型App缺乏可供程式人員發揮的開放式平台,同時在硬體實現上也面臨著諸多挑戰。
許多看似簡單的App,背後都需要高階處理器和圖型處理器的支援,然而,市場上許多OEM基於成本的考量,都不樂見汽車加裝高階軟硬體,這對於汽車內建型App的發展乃是一大阻力。另一方面,加裝在汽車上的電子零件或軟體,都必須避免對車上的安全系統造成干擾,因此汽車內建型App也受到比較嚴格的安全限制。
儘管如此,打造一台像影集「霹靂遊俠」中霹靂車一樣的智慧型汽車,仍然是許多汽車製造商的終極夢想。許多製造商仍致力於在汽車電腦系統上開發新功能,朝著零車禍、零塞車的自動汽車這個目標邁進。目前值得注意的汽車內建型App相關發展如下:
․福特汽車 (Ford) 在微軟 (Microsoft) 的技術協助下,推出了Ford Sync車上通訊和娛樂系統,支援免持手機通話、語音播放手機簡訊、數位音樂管理及播放等,同時提供了數款App,例如:Crew Chief能夠自動檢查胎壓、水箱水量,AppLink讓駕駛利用方向盤和儀表板的按鍵,來操作手機上的功能。自2007年推出以來,全球已有逾百萬台福特車款裝配Ford Sync。
․BMW iDrive是BMW車上配備的電腦系統,除了一般的通訊和娛樂服務之外,BMW陸續和其他科技業者合作,讓這套系統擁有更豐富的功能。去年BMW和美國通訊技術業者Nuance共同推出音樂搜尋 (Music Search) ,以及導航語音輸入,讓駕駛人使用GPS導航時,不必花時間一個鍵一個鍵輸入;駕駛人只要開口,就能掌握車上所有系統。
․福特汽車今年二月展示了無線通訊汽車的原型。這台內建Wi-Fi通訊的新型汽車,會在前方汽車忽然減速、或路口有車輛闖紅燈時,提早偵測異狀,及時提醒駕駛人。透過加裝在車上的相機和感測器,汽車之間能夠彼此交換訊息,同時與道路感測器或其他交通裝置連線。這項技術成熟之後,未來可望將有更多應用,建立在這套車對車 (V2V) 通訊系統之上。
撰文者:戴佳慧發表日期:2011-09-01
出自:數位時代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