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 Facebook
因為隱私權政策而惡名昭彰的Facebook,很多人儘管對它不滿,卻又因為朋友都在那邊而無法輕易離開,那麼至少透過以下路徑來設定保護自己吧:
帳號->帳號設定->Facebook廣告
2. 還是Facebook
除了廣告之外,還建議進行下面兩個動作:
#確認活躍的連線階段,然後終止可疑的連線狀態,這樣可以防止被朋友盜用帳號進行惡作劇。
帳號->帳號設定->帳號保安->活躍的連線階段->按下"退出"
#如果你已經使用Facebook好幾年,那麼是時候該大掃除一下授權使用帳號資料的軟體了,這邊可以進行移除。
3. Yahoo
和Facebook一樣,它會追蹤記錄你的最近位址,因此建議連到地點管理頁面,來確認帳號是否有任何可疑的活動,也可順道清除歷史紀錄。
4. Flickr
如果要保護自己的作品圖片,別忘了限制原始影像的存取權限;此外現在很多相機都會在拍攝的每張照片儲存GPS地點,這樣一來將可能洩漏固定行蹤和住家地址等,這邊可以管理隱私並防止這些問題發生。
5. Google
Google帳號是很容易和第三方連結的,所以連到帳號設定,去看看哪些網站可獲取資訊,並將不必要的移除吧。
6. Google+
Google+雖然較晚加入社群媒體戰局,卻也因此從Facebook身上學到不少應該避免的隱私權政策,因此接下來只要連到個人資料與隱私權頁面,來了解限定分享的好處和風險即可。
7. Gmail
Gmail也會追蹤你的最近活動,但可以設定通知用戶任何不尋常事件,例如帳號同時在其他地點被開啟等。只要在登入之後,點選右下角的"詳細資料",就能看到最近活動並調整設定,這邊還有詳細說明。
8. Twitter
和Google一樣,Twitter和許多外部網站都相當容易連結,不過要管理也不難,只要連到這邊調整就行。
9. LinkedIn
LinkedIn日前宣布跟進Facebook,也將分享使用者個人資訊給廣告主,用戶如果想要退出,這邊有手動設定的步驟說明。
出自The Next Web
撰文者:陳品先編譯 發表日期:2011-08-22
出自:數位時代
